电磁传感器电子天平和应变片传感器有什么区别
上海衡平仪器仪表有限公司:电磁力传感器电子天平在精度、稳定性、校准方式及环境适应性上显著优于应变片传感器电子天平,更适合高精度称量需求;而应变片传感器电子天平则凭借低成本优势,在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场景中更具性价比。以下是具体区别分析:
一、核心原理差异
- 应变片传感器
- 原理:通过粘贴在弹性体上的应变片感知重量变化。重量导致弹性体形变,应变片电阻值随之变化,经放大器转换为电压信号后计算重量。
- 特点:依赖机械形变,电阻变化与形变成正比,但形变检测能力有限。
- 电磁力传感器
- 原理:基于电磁力平衡原理。重力使秤盘下的杠杆带动线圈在磁场中运动,线圈通电后产生电磁力与重力平衡,电流大小与重量成比例,经换算得到质量。
- 特点:通过电流动态调节实现力平衡,直接关联质量与电磁力,无机械形变限制。
二、性能对比
- 精度
- 应变片传感器:精度较低,一般无法达到特别高的精度,常见于中低端天平。
- 电磁力传感器:精度范围从0.01μg到1kg,可胜任万分之一甚至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,广泛应用于高精度称量场景。
- 稳定性
- 应变片传感器:采用开环控制,无反馈环节,误差易累积;弹性体、应变片及黏胶易受温度影响,导致稳定性较差。
- 电磁力传感器:采用闭环控制,通过反馈信号动态修正误差,稳定性更高;内置温度传感器实时修正温度变化,预热后温度影响极小。
- 校准方式
- 应变片传感器:仅支持外部校正,需手动操作。
- 电磁力传感器:支持外校和全自动内校,部分型号配备内置砝码和伺服电机,可自动完成校准。
- 环境适应性
- 应变片传感器:对温度、湿度变化敏感,需严格控制使用环境。
- 电磁力传感器:通过闭环控制和温度补偿技术,适应更宽的环境温度范围,抗干扰能力更强。
三、成本与应用场景
- 成本
- 应变片传感器:结构简单、成本低,常见于中低端天平。
- 电磁力传感器:技术复杂、成本较高,但长期使用稳定性好,维护成本低。
- 应用场景
- 应变片传感器:适用于对精度要求不高的称量场合,如一般工业称重、教学实验等。
- 电磁力传感器: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定量分析、药品稳定性测试、电子元器件检测等高精度需求领域。